-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網球明星】羅杰·費德勒 Roger Federer
羅杰·費德勒(Roger Federer,1981年8月8日-),瑞士男子職業網球運動員(1998年轉為職業)。費德勒擁有ATP排名歷史上單打世界排名第一連續周數最長的紀錄(237周,2004–2008年間)。眾多評論家、現役與退役的選手認為費德勒為史上最偉大的選手之一。“費神”、“費天王”、“奶牛”亦是他的昵稱。費德勒擁有17座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的紀錄,現今世界排名第二,2012年上海大師賽結束后,費德勒在ATP世界第一的總周數達到了300周,是公開賽時代以來第一位在世界第一總周數打到300周的男子單打球員,這個紀錄將暫時停留在302周。
姓名: 羅杰·費德勒?
外文名: Roger Federer?
別名: 費神,費天王,奶牛?
國籍: 瑞士?
出生地: 瑞士巴塞爾?
出生日期: 1981年8月8日?
身高: 1.85米?
體重: 80.5公斤?
?運動項目: 網球?
技術特點: 右手持拍,單手反拍?
主要獎項: 17個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
重要事件: 2003年7月6日獲得溫網男單冠軍
2004年登上男子單打排名世界第一?
轉職業時間: 1998年?
血型: O?
?
姓名:羅? 羅杰·費德勒
杰·費德勒(Roger Federer)[1-4]
頭發顏色:深棕色
眼睛顏色:棕色
宗教信仰:天主教
語言:德語、法語、英語、瑞典語
贊助商:Nike、Wilson、Rolex
球鞋:Nike Lunar Tour 90
轉為職業年份:1998年
最高單打世界排名:1 (2004.2.2—2008.8.17,2009.7.6—2010.6.6,2012.7.9—2012.11.4)
達到最高單打排名日期:2004年2月2日 最高雙打世界排名:24
達到最高雙打排名日期:2003年6月9日
單打冠軍頭銜:76(2012.09.12)
雙打冠軍頭銜:8
2004年戰績:74勝6負
2005年戰績:81勝4負
2006年戰績:92勝5負
2007年戰績:69勝9負
2008年戰績:66勝15負
2009年戰績:61勝12負
2010年戰績:65勝13負? 羅杰·費德勒與家人
2011年戰績:64勝12負
2012年戰績:71勝12負
職業戰績:878勝198負(勝率81.60%)
職業獎金:$72,918,077 (2012.07.09)
母親:勒內特·費德勒(Lyne? 羅杰·費德勒與家人
tte Federer);
父親:羅伯特-費德勒
妻子:米爾卡-費德勒(Mirka Federer)【原名:米爾卡·瓦瑞尼奇】
雙胞胎公主:沙琳·里瓦·費德勒(Charlene Riva Federer)& 米拉·露絲·費德勒(Myla Rose Federer)
編輯本段職業履歷毫無疑問的是,這位31歲的瑞士人已經在當今的網球世界中擁有了至尊地位。自? 費德勒2012年奪得第七個溫網冠軍
2003年溫網以來,他已經獲得了17個大滿貫冠軍,并六度在年終大師杯里奪冠,溫網、美網雙料五連冠,更為重要的是,他曾在積分榜上比第2名納達爾多出將近2500分(換算成現積分規則近5000分),其球王地位無可撼動。
2004年這位23歲的大師杯衛冕冠軍剛剛度過了他個人職業生涯成績最好的一個賽季,以11項冠軍頭銜,其中包括三項大滿貫、三項大師系列賽和網球大師杯的桂冠,在男子職業網壇中傲視群雄。
2004年對排名前十的選手擁有13連勝的記錄(如果追溯到休斯敦大師杯賽的話此記錄為18連勝),此期間他曾打敗過每一位排名前十的選手。此外,在2004賽季的單打決賽中,他擁有11勝0負的完美戰績(追溯到2003年這一記錄為13勝0負)。在過去的25年中,只有進入名人堂的博格和麥肯羅才能與之相提并論,同樣贏得過連續12場決賽的勝利。作為第一位單賽季分別在紅土場、草場和硬地場上都獲得至少兩個冠軍的選手,費德勒也是自1979年的博格之后第一位連續在三種場地中奪冠的選手。他分別在四個不同時段的連勝中贏得11個冠軍,其中包括從6月7日至8月1日間連贏23場的職業生涯最好成績。費德勒的2004賽季以澳網的開門紅拉開序幕。? 2006年溫網決賽后費德勒和納達爾合影
納爾班迪安(四分之一決賽)、費雷羅(半決賽)和薩芬(決賽)的奪冠過程中,他只丟失了兩盤。此后不久,他便于2月2日首次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并在9月13日贏得美網冠軍之后鎖定年終排名第一。2月20日,費德勒在鹿特丹公開賽四分之一決賽中負于亨曼,這是他該賽季的首次失利。但他馬上奪取了隨后的兩項巡回賽迪拜公開賽(擊敗洛佩茲)和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擊敗亨曼)的頭銜。5月,費德勒在漢堡大師賽中奉獻了他最為令人難忘的紅土表演,分別擊敗高迪奧(第一輪)、岡薩雷斯(第三輪)、莫亞(四分之一決賽)、休伊特(半決賽)和科里亞(決賽)奪得最后的冠軍。而他在大滿貫中的唯一一場失利發生在羅蘭加洛斯,第三輪負于庫爾騰。隨后,他旋風般地連獲四個冠軍——哈雷公開賽(擊敗費什)、溫網(擊敗羅迪克)、他的第一個瑞士公開賽頭銜(擊敗安德列夫)以及多倫多大師賽(擊敗羅迪克)。
2005年,費德勒的戰績是81勝4負,這個成績也是僅次于麥肯羅單賽季創造的82勝3負的成績。這一年費德勒拿到了11個單打冠軍頭銜,其中有兩個大滿貫冠軍,四個大師系列賽冠軍,成績十分驕人,這一成績也讓他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第一的選手。
2006年,費德勒在所參加的17項賽事中,驚人地16次殺入決賽,奪得12個冠軍,其中3個為大滿貫冠軍,總戰績達到恐怖的92勝5負,遠遠超過麥肯羅創造的單賽季82勝3負的成績。在年終大師杯決賽以3:0完勝美國名將布雷克奪得本年度個人第12冠后,其個人職業生涯達到巔峰。2007年,成績為69勝9負,共獲得8個單打冠軍頭銜。
在2007年美網男單決賽以7-6⑷/7-6⑵/6-4擊敗德約科維奇之后,費德勒捧起了自己的連續第四個美網桂冠,同時亦是自己的第12座大滿貫冠軍,離追平桑普拉斯的紀錄只有兩座之遙。
賽后費德勒說:“對于我來說,溫網永遠是第一位的,當然在紐約美網也伴隨著我這些年的成長,美網是我心里第二重大的賽事,尤其是當我在2005年與阿加西打了那樣一場著名的決賽之后,我更加由衷的喜歡美網。我意識到這里是最大的賽場,能容納2萬4千名球迷的主體育場,在這里想要贏得冠軍非常艱難,在我早期參加美網的時候我并沒有感受到這些。能夠多次連續獲得溫網和美網的冠軍讓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費德勒沒有刻意去迎合紐約的球迷,美網雖然非常現代、非常重要、非常? 費德勒2008年奪得美網五連冠
時尚,但是做為一個保持著“老牌”作風的球王,他依然把溫網的草地看做是自己第一重要的賽事,也許是因為他童年的夢想,也許是因為費德勒第一個大滿貫冠軍就是在那里拿到的。初戀的感覺總是讓人難以忘記,2003年溫網第一次拿到大滿貫冠軍流下幸福的淚水的費德勒可能自己都沒有想到接下來的幾年里能夠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連續10個大滿貫賽事進入決賽,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均拿到三個大滿貫冠軍,2003年溫網之后只錯過了2003年美網、2004年法網、2005年澳網、2005年法網、2006年法網和2007年法網6個大滿貫冠軍,費德勒實現了溫網5連冠、美網4連冠(2008年實現5連冠)、澳網4年里拿到3個冠軍,連續四年溫網+美網背靠背冠軍。從2003年溫網費德勒初次品嘗到大滿貫冠軍的滋味以來,只有納爾班迪安在03年美網、庫爾滕在04年法網、薩芬在05年澳網、納達爾05-07年法網阻止過費德勒瘋狂的奪冠腳步。
談到紀錄的時候費德勒說:“坦白說,我現在自己也開始計算紀錄的事情了,一開始我能感受到許多壓力,因為當時我拿的大滿貫數量不夠多,現在當我距離紀錄(桑普拉斯14個大滿貫)越來越近的時候,我想到我還只有26歲,我越來越相信自己可以打破這個紀錄了。”費德勒在打破前輩紀錄的時候,還在不斷的締造新的紀錄,而更恐怖的是,人們還不知道誰能夠阻止費德勒繼續拿到大滿貫的腳步。
羅杰·費德勒寫真集(20張)費德勒并不是一個早熟的天才,他在22歲拿到2003年的溫網冠軍之前他在大滿貫賽事中最好的戰績僅是兩次8強,有6次大滿貫賽事首輪出局的經歷,但是正是這些早期大滿貫賽事的“挫折教育”讓費德勒在2003年完成頓悟之后更加珍惜自己的機會,珍惜自己的身體,更加懂得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對網壇的統治。費德勒從拿到第一個大滿貫冠軍之后,面臨的對手依然強悍,有年少成名的薩芬、休伊特和羅迪克,有曾經對陣自己5連勝的納爾班迪安,有經驗豐富的老將阿加西、庫爾滕、亨曼和莫亞等人,隨后的幾年里還有中生代達維登科、岡薩雷斯、尤茲尼、羅布雷多、柳比西奇等人的沖擊,還面臨著納達爾、穆雷、加斯奎特、德約科維奇、巴格達蒂斯和安西奇等新青年的挑戰。
時間走到2007年除了在紅土上實現法網三連冠和割據勢力的納達爾,對費德勒硬地霸權形成沖擊最大的就要數德約科維奇了。德約科維奇07年澳網不敵費德勒止步16強,07年法網半決賽不敵納達爾無緣決賽,07年溫網止步半決賽,07年美網闖進決賽,在前兩盤浪費了7個盤點之后遺憾的不敵球王費德勒。德約科維奇說:“這是我的第一個大滿貫賽事,在2萬4千名球迷面前打球難免有點壓力,但是我還是很享受這個過程。費德勒諸多強大的要素中還包括他的意志力,他是世界第一,他是在每一個賽事每一塊場地都可以做得非常好,他無疑面臨著許多的壓力,但是看到他化解這么多的壓力的確讓人很驚訝,他非常有天賦,并且很好的利用了這些優勢,而且他還非常努力,他打出的就是不可思議的網球。”
遺憾的是,進入2008年以后,其戰績變為66勝15負,總共只獲得4個單打冠軍? 2009年澳網賽場上的費德勒
,世界第一王座也于8月18日易主納達爾。并且自2003年以來首次全年無緣大師系列賽冠軍,也是自2002年以來首次在年終大師杯小組賽即遭淘汰。但仍獲得了美網冠軍,成就美網五連冠的輝煌,并且與瑞士同胞瓦林卡奪得北京奧運會的男子雙打桂冠。
2009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結束壓軸大戲男單冠軍爭奪戰,瑞士球王費德勒憑借完美無缺的發揮,直落三盤輕取本屆的黑馬、瑞典大炮索德林,終于一償個人宿愿,職業生涯首次在羅蘭加洛斯捧起象征冠軍至高榮譽的火槍手杯。自此,費德勒已經在短短6年時間中先后捧起14座大滿貫桂冠,追平此前由老球王桑普拉斯獨自保持的奪冠紀錄,還使得他成為繼1935年的弗雷德-佩里、1938年的唐-巴奇、1962年和1969年的羅德-拉沃爾、1964年的羅伊-埃莫森,以及1999年的阿加西之后,網球運動歷史中僅有的第6位獨攬全部四大滿貫賽男單桂冠的選手。
2009年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費德勒在決勝盤16比14,最終3-2戰勝羅迪克奪得溫網冠軍,以15個大滿貫頭銜超越桑普拉斯晉升網壇第一人。
2010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費德勒以3-0完勝穆雷,贏得個人第16座? 費德勒2009年法網實現職業生涯全滿貫
大滿貫冠軍。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費德勒榮升為父親后獲得的第一個大滿貫冠軍,打破“爸爸難拿冠軍”的魔咒。不過接下來連續三項大滿貫,卻意外未能進入決賽。法網進入1/4決賽后,以6–3、3–6、5–7、4–6四盤負于羅賓·索德林[5-6],宣告衛冕失敗,也終止從2004年法網以來連續23次進入大滿貫半決賽的紀錄,也讓納達爾重回世界第一寶座。在溫網1/4決賽中,以4–6、6–3、1–6、4–6四盤負于托馬斯·伯蒂奇[7-8],宣告衛冕失敗,并終止他連續七年進入溫網決賽的紀錄。在美網進入半決賽后,以7–5、1–6、7–5、2–6、5–7鏖戰五盤負于諾瓦克·德約科維奇,也終止他連續六年進入美網決賽的紀錄。年終,世界巡回賽總決賽進入決賽后,以6–3、3–6、6–1擊敗拉斐爾·納達爾,拿下第五座年終賽冠軍。另外,他拿下三座ATP單打冠軍:分別是一座大師賽單打冠軍(一座:辛辛那提硬地賽事)、一座500賽冠軍(巴塞爾)和一座250賽冠軍(斯德哥爾摩)。
2011年,是費德勒自2002年以來整年沒有拿下任何一座大滿貫賽冠軍的一年,但在季末打出一波17連勝,并拿下破紀錄的第六座年終賽冠軍。澳網進入半決賽后,以6–7(2)、5–7、4–6直落三盤負于德約科維奇,宣告衛冕失敗,法網生涯第五度進入決賽后,以5–7、6(3)–7、7–5、1–6四盤負于拉斐爾·納達爾,溫網在1/4決賽時以6–3、 7–6(3)、 4–6 、4–6 、4–6負于松加[9-14],美網進入半決賽,以7–6(7)、 6–4、3–6、2–6、5–7負于德約科維奇。年終,世界巡回賽總決賽進入決賽后,以6–3、6(7)–7、6–3擊敗松加。費德勒該年度共拿下4座ATP單打冠軍,分別是一座ATP世界巡回賽總決賽冠軍,一座1000賽(巴黎大師賽)冠軍,一座500賽(大衛杜夫巴塞爾室內賽)冠軍和一座250賽冠軍(多哈)。
2012年,澳網進入半決賽后,以盤數7–6(5) 、 2–6 、6–7(5)、4–6負? 2011年溫網1/4決賽費德勒被特松加淘汰出局
于拉斐爾·納達爾,連續兩年半決賽出局,在馬德里大師賽后,排名升至世界第二,但在羅馬大師賽后,又回到世界第三。在法網,費德勒半決賽三盤不敵排名世界第一的德約科維奇。在溫布爾登,費德勒第三輪經歷五盤大戰,先輸后贏以4-6、6-7(3)、6-2、7-6(6)、6-1擊敗法國選手貝內特烏。半決賽遭遇時任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費德勒以6-3、3-6、6-4、6-3擊敗對手,創歷史地八次進入溫網決賽。決賽對陣英國選手穆雷,費德勒先輸一盤,隨后倒追三盤逆轉對手,以4-6、7-5、6-3、6-4四盤贏得比賽,第七次奪得溫布爾登冠軍,追平桑普拉斯的七次奪冠紀錄[15-19]。此外,費德勒積分以75分微弱差距超越衛冕失敗的德約科維奇,在決賽后的星期一第三次登頂世界排名第一,將其排名第一總周數超越桑普拉斯的286周的記錄[20-24]。同時,費德勒還刷新了自己保持的最高大滿貫冠軍數目到17個。此次奪冠也讓費德勒成為繼阿加西后又一名30歲后奪得大滿貫的選手,以及除康納斯外奪得超過一個父親大滿貫(成為父親后奪得大滿貫)的球員。費德勒本年度已奪得六座ATP單打冠軍,一座大滿貫(溫布爾登),三座1000賽(印第安韋爾斯大師賽、馬德里大師賽、辛辛那提大師賽),兩座500賽冠軍(鹿特丹、迪拜)。
2005、2006、2007、2008年連續四次榮獲勞倫斯世界體育獎男子最佳運動員。
除了在網球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外,費德勒在賽場外也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2003年12月,費德勒成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會----羅杰·費德勒基金會(Roger Federer Foundation)[25],致力于幫助殘疾兒童,并支持青年體育運動。2006年4月,費德勒被指定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親善大使[26]。
2007年,瑞士郵政為費德勒發行了一套郵票,費德勒成為史上第一次活著享此殊榮的名人[27]。
2010年奧地利郵局也為費德勒發行了郵票[28],這是他第二次登上郵票(也是奧地利郵票史上首次為仍然在世的偉人發行郵票),這在網球運動員,乃至所有運動員中都絕無僅有。
? 奧地利郵局發行的費德勒郵票
在2011年9月國際權威咨詢機構Reputation Institute公布的“全球名人聲望榜”排行中,費德勒力壓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勒布朗·詹姆斯和大衛·貝克漢姆等名人,排在第二位(僅次于納爾遜·曼德拉)[29]。
2012年3月美國《網球頻道》(Tennis Channel)評選出史上最偉大的100名網球運動員,費德勒力壓羅德·拉沃爾、施特菲·格拉芙和皮特·桑普拉斯等網球界傳奇人物排在第一位[30]。
2012年5月,為了表彰瑞士天王在網球運動取得的偉大成就,德國哈雷市(哈雷草地公開賽舉辦地)將原名為”Weststrasse“的街道命名為”羅杰·費德勒大街"(Roger-Federer-Allee)[31]。
編輯本段技術能力? 2010法網費德勒
費德勒的正手采用半西方式握拍,因其變化多端、威力驚人,而被普遍認為是史上最好的正手,并享 有“上帝之手”的美譽,這是他獲取勝利的殺手锏。他的正手球路多變,角度能打得很開,而且落點很準,力量、速度、角度皆趨于完美,可謂變幻莫測,常常能一擊致命。一般對手回到中場的淺球他都能一拍打死,并且很少浪費這種得分機會,做到這點是很不容易的。
他的反手很有特點,削球技術無與倫比。他的削球不是簡單的過渡,而是結合正手進攻的殺招,他經常能用反手把球削到對手反手位靠近網的地方,將對手調動到中場或者網前,一般這種削過去的球,落地后的反彈高度很低,往往能令對手的回球出淺,這時候費德勒便能夠從容的在中場用正手打對方正手位的空檔,這是他比較典型的一個戰術。他的反手的上旋球也很厲害,角度極大,經常能夠出其不意。
但由于單手反拍技術天生的不足,費德勒的反手在其所有的技術環節中是最容易被壓制的。如果對手專門壓制費德勒的反拍,便有可能使費德勒陷入被動。尤其是當費德勒在紅土上與能擊出強烈上旋球的選手(如納達爾)比賽時,這個弱點會更加明顯。不過近年來由于技戰術的需要,費德勒重點打磨了自己的反手技術,成效甚著。從剛剛結束的澳網來看,反手擊球已經成為奶牛打開套路、克敵制勝的一大法寶。
費德勒的發球也是他的重要得分武器之一,往往在比賽的關鍵時刻,面臨破發點之時,他總是能發出ACE球或是通過發球直接得分來化解危機。費德勒的發球并不是最快的,但他的發球角度無疑是最刁鉆,最有效率的。發球是贏得比賽的關鍵,好的發球往往能幫助運動員在比賽中確立明顯的優勢。發球的好壞取決于兩大要素——速度和角度。頂尖選手中羅迪克的發球是最快的,他保持著目前世界網球男子選手的最高發球時速記錄。費德勒的發球不如羅迪克快,但卻和羅迪克的發球一樣致命。他在發球時充分利用了整個身體的力量,從腿到腰到肩再到手臂,最后傳導到球拍上。他的動作輕松而舒展,最重要的是隱蔽性高,所以對手無法提前判斷是內角還是外角發球,再加上出色的身體條件,費德勒的發球近乎完美。
編輯本段大事記
2009年戰袍(10張)1981年8月8日:羅杰·費德勒出生于瑞士巴塞爾。
1998年:在其第二個ATP賽事圖盧茲賽中打進8強。
1999年:當年最年輕的打入TOP100選手。
2000年:在馬賽首次打進巡回賽決賽,但輸給同胞馬克-羅賽特。
2001年:在米蘭拿下首個單打桂冠,當年成為瑞士最高排名選手,此外在法網首次挺進大滿貫8強,在隨后的溫網比賽第四輪中成功終結桑普拉斯31連勝挺進8強。
2002年:在悉尼、漢堡和維也納奪冠,在法網和溫網首輪出局,幫助瑞士參加戴維斯杯世界組比賽,在年終大師杯上半決賽上輸給最終奪冠的休伊特。
2003年:連續第二年在法網首輪出局,在擊敗菲利普西斯拿下溫網成為首個贏得大滿貫的瑞士男子選手,12月份和自己的瑞典教練彼德-倫德格倫分手。
2004年:成為ATP歷史上第23位世界第一,也是瑞士首個拿下世界第一的男子選手,是年在墨爾本公園擊敗薩芬拿到自己第二個大滿貫桂冠,在溫網決賽上擊敗羅迪克成功衛冕,在美網決賽上6-0/7-6/6-0擊敗休伊特成為自1988年瑞典人維蘭德以來首位在一年之內拿下三個大滿貫的選手,也是公開賽事以來第一位四進大滿貫決賽全部奪冠的選手。
2005年:一月份請來功勛教練托尼-羅切做自己的兼職教練,在澳網和法網半決賽兩次輸給最后的冠軍——薩芬和納達爾。在溫網三連冠成為歷史上第8位,也是公開賽以來第三位獲得此項成就的選手,此外其草地連勝紀錄達到36場。在美網決賽中擊敗阿加西成功衛冕,也使得他成為公開賽時代第一位連續兩年獲得溫網和美網雙料冠軍的選手。2005賽季迄今為止總戰績71勝3負,硬地賽成績45勝1負,其中還包括35場連勝,這也超過了此前由桑普拉斯所保持的公開賽時代硬地賽場34場連勝的紀錄。最后美網奪魁也使得他拿下創ATP歷史決賽23連勝。
2006年:1月29日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在墨爾本公園的羅德-拉沃爾球場結束壓軸大戲--男單決賽爭奪,瑞士球王費德勒最終以總比分5-7/7-5/6-0/6-2擊敗一路連敗三位世界TOP10“大師”的20歲塞浦路斯超新星巴格達蒂斯,職業生涯第二次奪得澳網男單冠軍。在法網羅蘭加洛斯費德勒再次殺進決賽遭遇納達爾,費德勒進入狀態很快以6-1拿下第1盤,但是遺憾地連丟3盤錯失冠軍。法網進入半決賽之后費德勒就提前獲得了上海大師杯總決賽的資格。溫網決賽,費德勒以3-1復仇納達爾,成功的實現溫網2003年-2006年的四冠王偉業,并創造了草地48連勝的輝煌紀錄。美網決賽果然費德勒對陣手下敗將羅迪克,發出17個Aces比羅迪克多出10個的費德勒以3-1擊敗對手,成功實現溫網-美網背靠背三連冠,這又是公開賽時代以來的第1次有男子網球選手能夠實現。上海大師杯前,費德勒首度在家鄉的巴塞爾賽奪冠,他的世界排名積分也創造史上最高的8120分。
2007年:費德勒又奪得澳網冠軍,奪得了個人第十個大滿貫冠軍。2007年7月實現溫網5連冠,大滿貫冠軍總數達到11個.2007年9月實現美網4連冠,大滿貫總數增加到12個
2008年:費德勒遭遇單核細胞增多癥,戰績不斷下滑,澳網止步四強,法網溫網均被納達爾擊敗。其中法網決賽中遭送蛋,僅拿下4局的成績也是1977年以來決賽最懸殊的比分。溫網則在一場被譽為“131年歷史上最偉大決賽”中敗給同一個對手納達爾,五年的連冠被終結。奧運會男子網球單打比賽中被布雷克淘汰未進四強。不過在雙打比賽中,費德勒攜手瓦林卡表現神勇。先是半決賽力擒世界排名第一的布萊恩兄弟;而后又在8月16日的決賽中,苦戰四盤獲勝,費德勒終于贏得了一枚奧運會金牌。隨后在全年最后一個大滿貫賽事----美網中,費德勒連續18次打入大滿貫的4強,隨后在決賽中以6:2 7:5 6:2擊敗穆雷,實現美網五連冠,同時也是他13個大滿貫冠軍,距離桑普拉斯14個大滿貫的記錄僅僅一步之遙。
2009年:在澳網中費德勒擊敗羅迪克闖進決賽,但再一次面對納達爾時,費德勒2-3輸掉比賽,助納達爾首奪澳網桂冠的同時也錯失了追平桑普拉斯14個大滿貫記錄的機會。來到羅蘭-加洛斯,費德勒以3-0戰勝索德林奪取法網冠軍,實現全滿貫的偉業。回到最熟悉的溫布爾頓,費德勒以3-2戰勝羅迪克奪得溫網冠軍,以15個大滿貫頭銜超越桑普拉斯晉升網壇第一人。
2010年:費德勒在澳網決賽中以3:0力克穆雷,以16個大
2011年澳網(10張)滿貫冠軍繼續刷新由自己保持的男網大滿貫紀錄。法網1/4決賽中,費德勒以1:3不敵索德林,連續進入大滿貫四強次數鎖定在23次。而費德勒在溫網1/4決賽中以1:3負于伯蒂奇,創造8年來溫網最差成績,并使他排名下跌至世界第3,6年來世界排名首次跌至第3名。北美硬地賽季,在辛辛那提大師賽打進職業生涯第90個巡回賽決賽,費德勒以6-7⑸/7-6⑴/6-4戰勝美國名將費什,結束長達半年之久的冠軍荒,成為自維蘭德之后又一位在辛辛那提大師賽四度捧杯的球員。美網中,費德勒半決賽失賽點負于德約科維奇。費德勒在隨后的年終總決賽上,擊敗費雷爾、索德林、穆雷和徳約科維奇闖入決賽,在決賽中以6-3 3-6 6-1擊敗納達爾,職業生涯第五次獲得年終總決賽冠軍。
2011年:費德勒在澳網中披荊斬棘闖入半決賽,最終以0:3不敵最后的冠軍塞爾維亞人德約科維奇,繼08年后再次在半決賽倒在小德拍下。
2012年:費德勒在溫網決賽中以3:1逆轉穆雷,拿下第七座溫網金杯和第17個大滿貫。在倫敦奧運會網球項目男子單打比賽中,費德勒先后戰勝法拉、貝內特烏、伊斯托明和伊斯內爾后,闖入半決賽[32]。在半決賽中,以3-6/7-6(5)/19-17的比分驚險戰勝阿根廷選手德爾波特羅闖入決賽;這場比賽總耗時4小時26分鐘,創造了奧運網球男單比賽的最長用時紀錄[33],同時也是網球公開賽時代以來用時最長的三盤兩勝制比賽[34]。在北京時間8月5日晚上進行的男單決賽中,費德勒以2-6/1-6/4-6的比分輸給英國選手穆雷,獲得男子單打銀牌
社會評價阿加西
“桑普拉斯足夠偉大,但如果你的狀態好,還可以和他一拼。可是想要戰勝費德勒,是更難的一件事。” --阿加西,阿加西之于桑普拉斯和費德勒。“皮特毫無疑問很偉大,但是和皮特的比賽你總是有辦法的,你知道你必須得那樣做。如果你做到了,比賽就在你手中了。但是對付羅杰的時候卻沒有這樣的辦法。”阿加西的選擇顯然是很明顯的。
哈斯
在退出比賽的時候說的一句話似乎是所有人的心聲:“很多球員都說過,希望能夠遠離費德勒。說實話,我也是如此。”說出這樣的話并不羞恥,而只是最自然的反應而已。
薩芬
都在被擊敗后說出了這樣的話:“我不知道誰能擊敗他,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如何能戰勝他,但是都沒有足夠的武器去擊敗他。”
麥肯羅
但請相信麥肯羅,他跟像桑普拉斯、貝克爾、康納斯和博格這樣的眾多偉大球員打過球,然而他說,“費德勒是我見過的選手中最優秀的”。
詹姆斯·布雷克
說道:“我聽說有人覺得老虎伍茲將超越邁克爾·喬丹,成為當代最偉大的選手。”“而羅杰除了法網之外,贏得了其它所有三個大滿貫賽事,我打賭費德勒將成為當代最優秀的選手,不僅僅只是在網壇,而是在整個體壇。”然而現在,他連法網都贏了。
小麥肯羅
著名網球解說小麥肯羅也同意這樣的觀點,“也許皮特的比賽更好,但是就我所看到的來說,費德勒是更好的全面選手。”
納爾班迪安
一直被譽為網壇最有天賦的球員之一,而經歷了夢幻的馬德里和巴黎大師賽以后,似乎他的風頭有些蓋過費天王,而逐漸成為了網壇的主角。如果果真有哪位大師退賽,那么納班將順利進駐旗忠球場,或許誰能擊潰打瘋了的納班才是第一看點。在賽后,阿根廷人就被問及他是否已經對羅杰4年未易主的網壇之王稱號動心時,他依舊保持著謹慎。“我必須要保持這樣的狀態整整一個賽季,那么我才可能成為世界第一。但這樣的表現想要在紅土,硬地,草場和室內四大場地很難實現,而唯一可以做到這一點的我想他就是羅杰-費德勒。”
里奧斯
費德勒和桑普拉斯誰更偉大?這始終是一個讓人爭辯不休的話題,更重要的是里奧斯曾是桑普拉斯這個時代的好手,他與桑普拉斯和費德勒的交手戰績都是0勝2負。因此他有資格來評價這一爭議性話題。哪想里奧斯毫不猶豫地給費德勒投了一票,“目前為止是費德勒(更偉大),在我退役那時候他還只會發球和截擊,他的底線還沒有那么好。現在他還依靠底線贏得了 溫網冠軍,這說明了他已經是一個很全面的選手”。費德勒應該是一個非常遭同行嫉恨的家伙。然而,那些一次次輸給他的對手們卻做不到。看看羅迪克吧,他對費德勒至今的戰績已是尷尬的1勝14負,其中包括在三次大滿貫決賽中輸給對手;如果不是費德勒,他早已摘去“一滿貫奇跡”的尷尬標簽。在2005年溫布爾登上賽上連續第二年決賽中輸給費德勒后,羅迪克對費德勒說:“我真想痛恨你這個家伙,但我做不到。
柳比西奇
我們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殺入決賽,然后輸給一個叫羅杰·費德勒的人。
編輯本段綽號“奶牛”的由來“奶牛”的稱號來源于2003年牛牛的溫網冠軍,費德勒成功后,回到家鄉參加瑞士公開賽。這項賽事的總監代表家鄉人送給他一頭800公斤的奶牛Juliette作為禮物,這位有創意的總監說,他們當時送奶牛給費德勒,初衷只是一定要送他一件他自己買不著的禮物。而自從有了Juliette之后,費德勒2004年的成績一直很牛,不僅繼續衛冕了溫網的冠軍,還拿下了澳網、美網和年底的大師杯的獎杯,那一年簡直就是屬于費德勒的一年。除了法網在第三輪被淘汰,其它幾項最重要的賽事中,費德勒都展現出了王者居高臨下的風范,所以大家就把“奶牛”(簡稱牛牛)的稱號送給了他。據說現在Juliette都有小寶寶了,名字叫Edelweiss,翻譯成中文就是“雪絨花”。2008年家鄉人又送給費德勒一只架在地上才能吹響的巨大瑞士傳統牧羊號角。
編輯本段大滿貫* 超越桑普拉斯14個大滿貫冠軍的記錄,并將其改寫為17個。
? 羅杰·費德勒捧獎杯
* 大滿貫決賽最長不敗(7場)——自1968年公開賽年代以來,首位球員在個人生涯的首七個大滿貫單打決賽中都贏得男子單打冠軍。(2003年溫布爾登-2006年澳網,紀錄終于2006年法網決賽。)
* 連續四年溫布爾登-美網"背靠背"奪冠(2004年—2007年)——為網球歷史上(含公開賽年代之前),首位球員連續四年在溫布爾登、美網男子單打都稱霸的雙料男子單打冠軍。
* 公開賽年代以來,首位球員連續五年(2004年—2008年)都奪得美網男子單打冠軍。
* 首位球員連續兩年溫布爾登-美網-澳網"背靠背"男子單打奪冠。(2005年-2006年溫布爾登、2005年-2006年美網、2006年-2007年澳網)
* 一年三個大滿貫(2004年、2006年、2007年)——自1988年的維蘭德以來,首位在單季中四大滿貫賽事中至少贏得三個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的球員。(公開賽年代以來的第四位球員,69年羅德拉沃爾拿過全滿貫后,只有74年的康納斯和88年的維蘭德一年拿過三個。)
* 公開賽年代以來唯一一位三度一年三個大滿貫的男子單打冠軍的球員。
* 史上第六位獲得全滿貫的球員。
* 大滿貫男子單打連勝紀錄達27場(2005年溫布爾登第一輪-2006年法網決賽、2006年溫布爾登第一輪-2007年法網決賽),為1969年拉沃爾(Rod Laver)以來,最長的大滿貫男子單打連勝紀錄。(紀錄分別終于2006年及2007年法網決賽。)
* 連續10個大滿貫都進入男單決賽(2005年溫布爾登-2007年美網)——打破了1934年澳大利亞人克勞福德連續7次打進大滿貫決賽的紀錄。
* 連續23個大滿貫都至少進入男單半決賽(2004年溫布爾登-2010年澳網)——打破了倫德爾連續10個大滿貫中都至少進入男單半決賽的原記錄。
* 大滿貫連勝盤數最多,36盤(06美網決賽第三盤到07法網八強對陣羅布雷多第一盤)
* 連續11場大滿貫賽事一盤未失(07澳網首輪到07法網十六強),追平了約翰麥肯羅1984年創造的紀錄。
編輯本段大師杯* 自2000年ATP年終賽易名大師杯后,首位連續五年都在分組賽全勝的球員。(2002年-2006年)
* 自2000年ATP年終賽易名大師杯后,首位連續五年都進決賽的球員。(2003年-2007年)
* 自2000年ATP年終賽易名大師杯后,奪冠最多的球員。(2003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10年、2011年)
* 并為大師杯獲勝場數最多單打球員。(2002年-2007年在大師杯共獲得29勝7負成績。)
編輯本段大師系列賽* 一年4個大師賽冠軍(2005年、2006年)——自1990年起,為ATP大師系列賽歷史上,首位(2005年)在單季中拿下4個大師賽冠軍(不計算大師杯)的男子單打球員。
* 連續29場大師系列賽勝利(2005年-2006年),打破桑普拉斯保持的19場紀錄,為大師系列賽歷史上,最長的大師系列賽連勝紀錄。(紀錄被宿敵納達爾終于2006年蒙特卡洛大師賽決賽。)
* 首位連續2年奪得印第安泉和邁阿密2站大師賽男子單打冠軍的球員。(2005年-2006年)
* 首位曾奪得過全部4站北美洲大師賽男子單打冠軍的非美國球員。
* 生涯至今已累積獲得21個大師系列賽男子單打冠軍,歷史位列第1位。[37]
* 2006賽季內6次闖入大師系列賽男單決賽,與德約科維奇并列成為單賽季進入大師系列賽男單決賽次數最多的球員。
編輯本段決賽* 連續17個參賽的賽事都進
重大比賽風采(10張)入男單決賽(起始于2005年哈雷公開賽,終結于2006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師賽),為自1982年的倫德爾(18個)以來,最長的連續進入男單決賽紀錄。
*2006年8月16日,費德勒在辛辛納提大師賽第二輪敗于英國(蘇格蘭)小將穆雷,其個人連續進入ATP巡回賽男單決賽紀錄亦鎖定在17個,之后又連續拿下7個冠軍。也即連續參加的25個賽事中,24個打入決賽。
* 男單決賽連勝最長紀錄(24場) ——自1968年公開賽年代以來,為進入ATP賽事男子單打決賽中連勝紀錄最長的球員,打破了博格和麥肯羅連續12場決賽連勝的原記錄。(自2003年維也納網球賽的決賽起,連續24個ATP巡回賽賽事男單決賽中獲勝,記錄終止于2005年ATP年終賽(上海大師杯)決賽,以總盤數2-3負于被譽為其宿敵的納爾班迪安而失落冠軍。)
編輯本段連勝* 對單打世界排名(ATP52周參賽排名)前十名的選手,達到單打24連勝的驚人的紀錄。(紀錄起始于2003年馬德里大師賽四強輸給費雷羅,終于2005年澳網半決賽輸給薩芬。)
* 1990年大師賽年代以來單打連勝最長紀錄(41場) —— 此紀錄和瑞典球王博格的41連勝的個人紀錄持平。(紀錄起始于2006年美網第一輪,終結于2007年太平洋壽險杯(印第安泉大師賽)第二輪輸給卡納斯。)
* 單打草地賽事中連勝紀錄為65場,紀錄創于2003-2008年,包括哈雷公開賽草地賽事五次冠軍和溫布爾登草地賽事五連冠,打破了博格的草地賽事單打41連勝紀錄。
* 單打硬地賽事中連勝紀錄為56場,打破了桑普拉斯保持的34場不敗紀錄。(起始于2005年鹿特丹ABN阿姆羅世界賽第一輪,被宿敵納達爾終結于2006年迪拜錦標賽決賽。)
* 在美國境內的賽事中的連勝紀錄達到49場。(起始于2004年美網第一輪,終結于2006年辛辛納提大師賽(西南財團大師賽)第二輪。)
* 在北美洲舉行的賽事中的連勝紀錄達到55場。(起始于2004年美網第一輪,終結于2006年辛辛納提大師賽(西南財團大師賽)第二輪。)
編輯本段勝出率自1984年的麥肯羅后,為單季中男子單打(ATP巡回賽賽事+戴維斯杯)中勝出率最高的球員:0.9529。(2005年,為公開賽年代以來的第三最高勝出率;最高勝出率為1984年麥肯羅的0.9647。)
自1982年的倫德爾后,首位連續兩年單賽季取得80勝或以上的選手。(2005年、2006年)
編輯本段奪標* 自1979年的博格以來,首位連續在這三種不同場地的ATP巡回賽單打賽事中奪冠的球員。(2004年不同場地三連勝 ~ 草地 : 溫布爾登、紅土 : 瑞士格斯塔德、硬地 : 加拿大多倫多大師賽 (羅杰斯大師賽))
* 自1984年的麥肯羅以來,首位在單季中于紅土、草地、硬地都贏得兩項或以上ATP巡回賽賽事男子單打冠軍的球員。(2004年)
* 自1995年的穆斯特以來,為單季中ATP巡回賽賽事男子單打奪冠次數最高的球員:12冠。(2006年),維拉斯1977年16個冠軍
* 自2000年ATP冠軍積分實施以來,為連續五年奪得單打冠軍數目最多的球員。(2003年:7個,2004年:11個,2005年:11個,2006年:12個,2007年:8個)
* 自公開賽年代以來,為首位連續3年每年均至少奪得10個ATP男單錦標的球員。(2004年-2006年)
編輯本段冠軍積分* 自2000年ATP單打冠軍積分實施以來,首位ATP冠軍積分破千的球員。(2004年)? 羅杰·費德勒
* 并為單季中ATP單打冠軍積分破千最早的球員。(2006年7月10日的1017分)
* 最高冠軍積分 : 1674分,為ATP單打最高冠軍積分紀錄保持者。(2006年)
* 單打球王(單打世界排名第一位)總周數達到302周(根據ATP52周參賽排名系統積分),在ATP排名歷史上排行第一位 (桑普拉斯總共累計有286周時間,其次是伊萬-倫德爾的270周和康納斯的268周。)(電腦排名制度自1973年起開始實施。)
* 單打連續球王周數亦為237周,在ATP排名歷史上的紀錄排行第一位。
* 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一整年內均能夠保持單打世界排名(ATP52周參賽排名)第一位,為ATP排名歷史上,繼康納斯(75、76和78)、倫德爾(86和87)、桑普拉斯(94和97)和休伊特(2002)之后第五位球員在一整年內均能保持單打世界排名第一位。
* 首位非美國籍的球員連續四年獲得了ATP年終世界排名第一位。(2004-2007年)
編輯本段獎金* 最高個人年度總獎金紀錄 : 10,130,620美元(2007年),超越2006年自己的舊紀錄8,343,885美元,成為歷年來第一位單季總獎金破千萬美金的球員。
* 生涯累積獎金 : 72,918,077美元。為ATP史上第一高的生涯累積獎金, 超越桑普拉斯。(更新于2012年7月9日)
* 網球史(業余和公開賽時期)上首位獎金突破5000萬(2009年美網后)和6000萬美元(2010年年終賽后)的球員。
編輯本段職業生涯總結* 首個ATP賽事冠軍(單打) : 米蘭網球賽 (2001年)
? 羅杰·費德勒
* 首個ATP衛冕賽事(單打) : 維也納網球賽 (2002-03年)
* 首個ATP三連冠賽事(單打) : 迪拜錦標賽 (2003-05年)
* 首個ATP四連冠賽事(單打) : 蓋里韋伯公開賽(德國哈勒) (2003-06年)
* 首個連續五年打入決賽的ATP賽事(單打) : 迪拜錦標賽 (2003-07年)
* 首個ATP五連冠賽事(單打) : 溫布爾登 (2003-07年)
* 首個ATP大師賽奪冠賽事(單打) : 漢堡大師賽 (2002年)
* 首個ATP大滿貫奪冠賽事(單打) : 溫布爾登 (2003年)
* 生涯最高ATP52周參賽排名系統積分(單打) 為2006年11月19日公布的 8370分
* 生涯最高ATP冠軍年終積分(單打) 為2006年的 1674分
* 生涯最高單打排名 (根據ATP52周參賽排名系統積分) : 1
* 生涯最高雙打排名 (根據ATP52周參賽排名系統積分) : 24
* 生涯最高單季單打獲勝率為2005年的81勝4負的0.9529
* ATP單打世界排名第一連續在位周數為237周。(根據ATP52周參賽排名系統積分,始于2004年2月2日,終于2008年8月17日)
* ATP單打世界排名第一累積周數為302周。
* 生涯單打勝負 : 853勝–192負
* 生涯單打奪冠次數 : 75
* 生涯雙打奪冠次數 : 8
* 生涯累積獎金 : $72,918,077
* 生涯大滿貫奪冠次數(單打) : 17
羅杰·費德勒所獲榮譽(16張)o 2003年 溫布爾登
o 2004年 澳網、溫布爾登、美網
o 2005年 溫布爾登、美網
o 2006年 澳網、溫布爾登、美網
o 2007年 澳網、溫布爾登、美網
o 2008年 美網
o 2009年 法網 溫布爾登
o 2010年 澳網
o 2012年 溫網
* 生涯大師賽奪冠次數(單打) (不計算ATP年終賽(大師杯)) : 21[37]
2011年阿布扎比表演賽(10張)* 生涯ATP年終賽奪冠次數(單打) : 7 (2003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10年、2011年)
* 生涯年終世界排名第一次數(單打) : 5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
* 生涯單季內四大滿貫(單打)奪冠最多次數 : 3
o (2004年、2006年、2007年) - 澳網、溫布爾登、美網
* 生涯單季大師賽(單打)最高奪冠次數 (不計算ATP年終賽(大師杯)) : 4
o (2005年) - 太平洋壽險杯 (印第安泉大師賽)、納斯達克100公開賽(邁阿密大師賽)、漢堡大師賽、西南財團大師賽 (辛辛納提大師賽)
o (2006年) - 太平洋壽險杯 (印第安泉大師賽)、納斯達克100公開賽 (邁阿密大師賽)、羅杰斯大師賽 (加拿大多倫多大師賽)、馬德里大師賽
* 生涯單季ATP巡回賽(單打)最高奪冠次數 : 12
o (2006年) - 多哈埃克森美孚公開賽、澳網、太平洋壽險杯 (印第安泉大師賽)、納斯達克100公開賽 (邁阿密大師賽)、蓋里韋伯公開賽 (德國哈勒)、溫布爾登、羅杰斯大師賽 (加拿大多倫多大師賽)、美網、AIG日本公開賽、馬德里大師賽、巴塞爾大衛杜夫瑞士室內賽、ATP年終賽(上海大師杯)
* 生涯大師系列賽單打連勝紀錄 : 29場 (2005年-2006年)
* 生涯連續進入ATP巡回賽決賽紀錄 : 17個
o 2005年德國哈勒網球賽、2005年溫布爾登、2005年辛辛納提大師賽、2005年美網、2005年泰國公開賽、2005年上海大師杯、2006年多哈埃克森美孚公開賽、2006年澳網、2006年印第安泉大師賽、2006年邁阿密大師賽、2006年迪拜錦標賽、2006年蒙特卡洛大師賽、2006年羅馬大師賽、2006年法網、2006年德國哈勒網球賽、2006年溫布爾登、2006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師賽
* 生涯單打連勝20場以上的紀錄 :
o 41連勝 (生涯最長連勝紀錄,終結于阿根廷球員卡納斯)
+ 開始于 2006年 美網 [第一輪]
+ 終結于 2007年 太平洋壽險杯(印第安泉大師賽)[第二輪]
+ 連續奪標(單打7個) : (2006年) - 美網、AIG日本公開賽、馬德里大師賽、巴塞爾大衛杜夫瑞士室內賽、ATP年終賽(上海大師杯)、(2007年) - 澳網、迪拜錦標賽
o 35連勝 (終結于阿根廷球員納爾班迪安)
+ 開始于 2005年 蓋里韋伯公開賽(德國哈勒) [第一輪]
+ 終結于 2005年 ATP年終賽(上海大師杯)[決賽]
+ 連續奪標(單打5個) : 蓋里韋伯公開賽(德國哈勒)、溫布爾登、西南財團大師賽(辛辛納提大師賽)、美網、泰國公開賽
o 26連勝 (終結于俄羅斯球員薩芬)
+ 開始于 2004年 美網 [第一輪]
+ 終結于 2005年 澳網 [半決賽]
+ 連續奪標(單打4個) : (2004年) - 美網、泰國公開賽、ATP年終賽(大師杯) 、(2005年) - 多哈埃克森美孚公開賽
o 25連勝 (終結于法國球員加斯奎特)
+ 開始于 2005年 鹿特丹ABN阿姆羅世界賽 [第一輪]
+ 終結于 2005年 蒙特卡洛大師賽 [四分之一決賽]
+ 連續奪標(單打4個) : 鹿特丹ABN阿姆羅世界賽、迪拜錦標賽、太
青澀天王:費德勒2003年溫網首奪大滿貫金杯(19張)平洋壽險杯(印第安泉大師賽)、納斯達克100公開賽(邁阿密大師賽)
o 23連勝 (終結于斯洛伐克球員赫巴蒂)
+ 開始于 2004年 蓋里韋伯公開賽(德國哈勒) [第一輪]
+ 終結于 2004年 西南財團大師賽(辛辛納提大師賽) [第一輪]
+ 連續奪標(單打4個) : 蓋里韋伯公開賽(德國哈勒)、溫布爾登、瑞士格斯塔德、羅杰斯大師賽(加拿大多倫多大師賽)
* 連續三年(2003-2005年)奪得 迪拜錦標賽的男單冠軍。
* 連續三年(2004-2006年)奪得 太平洋壽險杯(印第安泉大師賽)的男單冠軍。
* 連續三年(2006-2008年)奪得 巴塞爾公開賽的男單冠軍。
* 連續四年(2003-2006年)奪得 蓋里韋伯公開賽的男單冠軍。
* 連續五年(2004-2008年)奪得 美國網球公開賽的男單冠軍。
* 連續五年(2003-2007年)奪得 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的男單冠軍。
* 四奪漢堡大師賽的男單冠軍。(2002年、2004年、2005年、2007年)
* 18國奪冠 : 意大利、澳大利亞、德國、奧地利、法國、阿聯酋、英國、美國、瑞士、加拿大、泰國、卡塔爾、荷蘭、日本、西班牙、中國、葡萄牙、瑞典。
?